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继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皓月)1215日下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采取腾讯会议线上方式继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研讨,学院党委书记涂俊才主持会议。

    全体成员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四部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8章至20章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近期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包括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等。

    院长谭佐军谈到,作为高水平大学,我们肩负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要努力开创高等农林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推动世界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办学院就是办大学,特别是基础理学,发挥着支撑支持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深入思考学科如何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如何推进、如何参与有组织科研、提高科研实效,教师发展规划如何落地有亮点等等。学院正在推进十四五规划,我们要对标对表,聚焦规划任务、核心指标,认真梳理总结我们的亮点工作、特色工作,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正视短板,要抓重点人、做重点事,营造热爱教学、锐意教改的良好氛围,形成 “学科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共识,提出更有力的举措来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院党委副书记祝鑫谈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作为思政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国际胜任力。她认为,要加强时事教育,客观了解当前世界,避免盲目自信;要进行历史比较教育,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曲折性;要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正确认识世界的多样性,避免中外两分的认识论;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副院长成协设谈到,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我们自己的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相信我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学校、我们学院是能够培养出大师、优秀人才出来的,要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斗争精神,推进改革创新;要推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教育、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主动去与高手打球,与高水平大学、高水平数理学院沟通交流,敢于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先进教育模式为我所用;要敢于在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中发声,主动在各类国际教育大会中宣传我们的教育方针、教育模式和教学改革,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要像我们这几年推进在线教育、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一样敢于去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

    副院长沈婧芳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个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的方式,为全人类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放性、发展性的理论品格,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共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责任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工作实际,她表示,要努力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外著名大学的合作办学,推动本科生、研究生互访交流,不断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副院长曹菲菲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类发展更加和谐有序、可持续。高等教育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扮演重要角色。高等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理念引领、科技进步、成果产出、产业升级、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应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高层次的国际学术论坛、国际实践项目和合作办学项目,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与共融共通。同时,发挥科研优势,产出高新技术,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理学院全体教师就是一个“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数理化三系教师要团结一心,从自我做起,在教学科研上齐心协力,将学院事业建设到新的高度。

    副院长曹敏惠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3个部分阐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治主张。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人文交流各领域发展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是“人”与“文”的聚集地、思想的交汇区、知识和文化的交换场、创新的策源地,同样也是人文红利的生发地,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中具有天然的独特优势。站在新征程上,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和中外人文交流使者;要支持每一位老师得到发展,唤醒教师内心的教育情怀,寻找一种与自我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实现自我的认同,从而实现学院的全面发展。

    院党委委员陈洪谈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就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作为一名从事数学教学和机器学习研究的高校教师,基于学科特性和团队研究方向,从过往的经验中,深刻认识到开放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今后要进一步积极发展与国际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友好平等合作,一要推进青年师生访学计划,支持团队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走进去,二要积极探索访问学生引进来,三要创新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机制,从而提升团队老师、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依托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来提升科研的自主自强,更好的惠及我们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

    学院党委书记涂俊才谈到,威严庄重、气势宏大的北京天门安城楼上有两幅大标语,一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另一幅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伟大胸怀、雄浑气魄和巨大力量。他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各国都在思考未来之路,党的二十大给出了中国答案,那就是:对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对外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不确定不稳定的国际社会注入宝贵的确定性稳定性,为世界和平增强希望,为全球稳定增加信心,为共同发展增添动力。他表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开放办学,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弘扬人类共同价值。既要有立足中国大地办好大学的自信,也要兼容并畜洋为中用取长补短,要积极吸取国外高等教育好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经验,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要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人类共同价值,观照人类的命运,观照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 做一个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皓月 审核:涂俊才)


    版权所有:Copyright ©华中农业大学 化学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化学楼

    邮箱:chem

    电话:027-87282133

    邮政编码:430070

    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