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大讨论

    教育思想大讨论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育思想大讨论--教学创新篇】胡先文

    发布时间:2023-11-13  作者:  浏览次数:


    内生动力外施引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高等化学(Ⅰ)》是生物科学专业公共基础课,涵盖化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具有基础性、启发性、综合性,担负着积累化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育科学思想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运用理学思维认识现象、寻求规律、探索原理、应用实践的能力,在我校生科一流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团队长期坚持教学传承与创新。在本课程教学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采取“领航课程思政,筑牢素养情怀;共建学习团体,点燃思维火花;引导探索求知,启发科学志趣”激发学生内生动力,通过“重构教学内容,组建线上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主学习;重视过程考核,强化自我管理”加强外施引力,实现课程学习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价值培育有机结合。

    1、课程思政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大学一年级学生思想上处于过渡期和重塑期,本课程覆盖面广、学时长、内容广博,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课程立足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联系生产实际挖掘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在教学中与内容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升华家国情怀。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遵循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模块名称

    教学内容结合点

    思政元素

    绪论


    化学发展历史简介;预备知识;

    化学的分类;化学的方法论;

    我国在化学领域成就及校本案例。

    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理想、全球视野;

    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大国三农情怀。


    分散体系

    稀溶液的依数性,黄子卿教授与水的三相点温度;

    电解质溶液;胶体溶液。

    物质个性和共性的关系;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爱国主义与文化自信;

    科学素养。

    化学热力学基础

    体系与环境等基本概念;

    熵,自由能和热力学定律;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唯物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

    人文精神和进取精神;

    实事求是科学的科学精神。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速率理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

    唯物辩证法;

    国际视野、创新精神。

    物质结构

    原子结构的近代理论;

    分子结构与杂化轨道理论(徐光宪教授对物质结构理论的贡献);

    分子间作用力。

    科学探究精神;辩证唯物主义与科学认识论;

    化学美与艺术美;

    爱国主义、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分析化学概论

    吸光光度法

    误差理论;滴定分析法;光吸收定律;吸光光度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自然科学与实事求是精神;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溶液中四大平衡原理


    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平衡。

    世界观与方法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

    四大滴定法的应用

    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世界观与方法论;

    可持续发展观;

    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2、重构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内涵

        ①设计层次化、模块化教材内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因材施教,突出专业相关性、实践性。新形态教材建设了“三个层次、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夯实基础的同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基础与前沿的有机结合。三个层次是:教学基本要求的内容;深入提高的内容;拓宽知识面的内容。三个模块为:课程思政模块,建设了60个课程思政案例,供教师教学参考和学生学习;动画、视频、PPT等多媒体模块;章节自测模块。其中第三层次和三个模块作为信息化资源放在教材APP中,通过扫码或登录APP学习。学生学习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化学学科的内在规律,使化学知识内化为对生物科学学科的支撑。



    ②化整为零,知识碎片化。基于MOOC特点,将大块课程内容拆解为单个的知识点,体现知识点的独立性,便于线上短暂时间的学习和移动学习。课堂上关联知识点,还原知识体系,提升对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认知现象-发现规律-探求原理,掌握学习方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支撑专业学习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① 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上采用SPOC,学生按教学计划进度完成各个环节的学习,注重时间节点和线上互动。线下突出课堂教学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由专题讲座、翻转课堂、随堂测试和课外作业构成“四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专题讲座专注于破解重难点,翻转课堂专注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随堂测试检验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作业互批是学生一次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SPOC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有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②形成自主式、协作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线上MOOC的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翻转课堂的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多元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采用课堂对分的形式巩固基础、辨析原理;利用雨课堂测试检验课堂学习成效,利用纸质随堂测试学习效果;讨论、辩论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等。以生为本,智慧施教。充分利用现代智慧教学手段,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

    ③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提炼拔高,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讨论表达是知识的运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创新过程考核,保障教学质量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教学改革的质量和不断创新的活力。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70%,期中成绩10%,期末20%。平时成绩又分线上和线下部分,线上由中国大学平台自动统计,线下包括课外作业、翻转课堂,随堂测试等要素。聚焦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考核。

    课程思政引领的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重构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信息技术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无记名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SPOC教学模式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学生满意度非常高,学习效果提升明显。

    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主持多项教改项目,推行教学创新,取得了系列成果。2017年《无机及分析化学》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主编出版《无机及分析化学》新形态教材。2020年获批线上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2020年教学团队获第五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1年“新业态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材教学模式一体化改革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023年“农林高校公共基础化学课程教材教学模式一体化改革与实践”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团队教学成果极具推广价值,引领示范作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MOOC深受广大学习者欢迎,开课14轮,选课总人数165687人,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同类课程中选课人数最多。校外西南大学、宁夏大学等170多所高校利用我校MOOC开展了SPOC教学。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发行量大,先后有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160所高校选用,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6所,从2000年至今累计发行近40万册。2017年以来,团队成员为校内教师培训5次,校外交流报告3次。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高等化学(Ⅰ)》内容和形式创新的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学情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更好地培养一流创新型人才。


    (撰稿:胡先文  编辑:廖英飞)


    版权所有:Copyright ©华中农业大学 化学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华中农业大学化学楼

    邮箱:chem

    电话:027-87282133

    邮政编码:430070

    学院官微